36.康復身體的養生功法

很多戒友由於多年惡習傷腎已經很嚴重了,身體上有很多病症,所以也特別關心應該怎樣養生才能康復的問題,下面就介紹幾個讓身體康復的養生功法。

傳統固腎功(慢版)

傳統固腎功是一種很好的養生功法,對於戒友恢復腎氣、固腎強身、治療頻繁夢遺有很好的療效。

很多戒友都看過《戒為良藥》,該書中提出了快速版固腎功,書中寫道:「做這個動作時要感覺到大腿後側的韌帶好像橡皮筋一樣拉緊、拉直,拉長,找到這個感覺後,要不斷強化這個感覺,這樣就好比在給精關上螺絲加固,我每天做500次,晚上上床睡覺前必做200次,我建議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做這個動作,這個動作就好比在給精關上鎖。你睡前不做這個動作,那就容易出現遺精」。這個觀點是否正確,真的不好評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戒友的反饋是最可信的,來聽聽戒友們的實踐感言吧:

有一位戒友說「《戒為良藥》的快速版固腎功,我從高三暑假做到現在已經堅持7年了,事實上效果不明顯,很一般。現在已經不做了。」

另一位戒友說「我做了三年飛翔固腎功,我覺得有把韌帶拉壞的嫌疑,後面就沒做了。我的韌帶可能已經拉傷了,幸運的是至今沒有任何不適。說是固腎,對治遺精從來沒有效果,該遺還遺,更不用說強身健體了。」

還有的戒友反饋說「沒用,該遺還得遺,反倒站樁對我效果很好」、「我做過那個快版固腎功,沒效果的,反而加重遺精」。

還有位戒友說「我做《戒為良藥》的快版固腎功導致嚴重失眠,有的時候整夜都睡不著覺。自從上個月知道快版固腎功的危害後就沒有在做了,失眠也漸漸好起來了。」

戒友Beginner說:「我一直做的都是彭鑫博士慢版的固腎功,效果挺不錯。後來我看了《戒為良藥》之後就改做快版的固腎功了,不僅沒什麼效果,晚上還失眠了。我也是這幾天看了論壇發的文章,才知道這個事實。因為我一直養成了睡前做快版的固腎功,就一直失眠。偶爾有時候晚上沒做了,反而就沒失眠了。中間我也有懷疑過是不是做固腎功導致失眠的,但我也只是想想沒在意,後來還是一直睡前在做。之前做彭鑫慢版的,就不會有這樣失眠的情況。哎,這也算是一個經歷吧,好在現在知道了真相,真的很感謝論壇的工作人員,感謝!

為什麼提到快版固腎功呢?因為很多戒友之前用《戒為良藥》的方法戒不掉色,現在轉為用《戒色七部曲》戒色,但是思維依然受該書的影響繼續在做快版固腎功。既然轉為用《戒色七部曲》戒色,最好使用我們論壇推薦的彭鑫博士慢版固腎功。

固腎功的正確做法是:做的速度太快是沒有絲毫效果的,舒緩、輕柔的練習才有利於補腎。10秒完成一個完整的固腎功,一分鐘做6個比較合適,當然速度還可以更慢一些。建議大家每天做100個,可以分4組完成,每組25個。因為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具體做多少個適合自己,大家可以靈活制定數量,不必拘泥於我們的建議。

網上有中醫彭鑫博士示範的傳統固腎功視頻,大家可以搜索學習,這裡就不具體介紹了。傳統養生功法「八段錦」裡面的「兩手攀足固腎腰」,這個動作與傳統固腎功的養生效果是一樣的,建議大家試試。

蹲牆功

    蹲牆功,又叫面壁蹲牆松腰法,是一個動作簡單、效果顯著的健身方法,原是內家拳用來松腰的秘法,在古代武術界曾是密不外傳的強身健體功法,現在推薦給大家。

    一、功法效果

中醫認為,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鬆、靈活、氣血流通,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

現代醫學證明,腰部不能放鬆,可引起眾多疾病的發生:其一,阻滯背部氣機上升,輕則背部酸痛、頭暈、眉間悶脹、腹滿、腹脹等;重則氣機走竄,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響命門之火對水液的蒸騰,男性可出現遺精、白濁,甚至癃淋;女性則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小便頻數等。

通過蹲牆練習,放鬆腰部,能壯腰強腎、暢通督脈、平衡氣機、調理臟腑,強筋健骨、增強體質、延年益壽。女人練習可以防止婦科疾病,肥胖者練習可以瘦腹祛脂,瘦弱者練習能夠強壯豐滿。本功法簡單易學、安全高效,是全身的運動,尤其是對頸、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壓縮,可牽扯到常常運動不到的肌肉、韌帶、神經,從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日久自然感應異常靈敏,而使肌肉、骨骼達到堅韌有彈性,對治療全身各處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對腎虛、遺精、嚴重肥胖症、腰腿痛、胃腸病、各種內傷等有顯著效果。

二、動作要領

面壁而立,兩腳併攏,腳尖與牆根接觸,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兩眼輕輕閉合,全身放鬆,安靜片刻,思緒平和。

1、下蹲時,低頭含胸,兩肩前扣,腹部肚臍回收,腰部命門後突,提肛縮臀,骶骨尾閭下垂,腰膝鬆軟下落,身體緩緩下蹲,蹲到最低限度時,胸部緊貼大腿,大腿緊貼小腿,兩臂自然下垂或者抱著小腿。

2、上起時,頭頂百會上領,帶動全身逐漸站直。這樣精神內守,上下起落,速度均勻,反覆進行,多多益善。

    三、注意事項

1、姿勢端正。起落過程中,額頭、鼻尖始終正對牆壁,頭臉不可偏歪、傾斜。兩腳穿平底靴或不穿鞋。

2、循序漸進。起初練習時,腳尖可以離牆根遠一些,以不後仰跌倒為度。隨著蹲牆水平的提高,逐漸靠近牆根,最後腳尖頂著牆根蹲。也可以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有基礎後再兩腳併攏蹲。年紀大或體弱的人,可抱住樹、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提示一點:腳尖完全頂著牆根深蹲是有難度的,對於做不到的人,可以腳尖離牆根5—10厘米深蹲,練習原則是可以變通的。

3、呼吸方面。剛開始練習時,自然呼吸即可。有基礎後由自然呼吸變為「順腹式呼吸」,即下蹲時呼氣,上起時吸氣。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當可以一次輕鬆蹲上百個時,可以配合「逆腹式呼吸」,下蹲時吸氣,上起時呼氣,可以進一步增強補腎強肺的作用。

4、數量方面。開始時每次蹲20下,適應以後再逐漸增加次數,每次蹲30個為一組,每天蹲1—5組。最後達到一次蹲數百個。

5、速度方面。剛開始練習時,速度可以緩慢。到一定程度時,可快可慢,靈活掌握。總體原則是不宜太快,舒緩、輕柔的節奏更有利於健身、補腎,建議10秒完成一個完整的蹲牆功,一分鐘做6個。速度還可以更慢一些,有的戒友做一個完整的蹲牆功需要16—22秒。

6、禁忌大汗。蹲牆功運動強度較大,練習容易出汗,適當出汗可以促進氣血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但是大汗淋漓會耗傷氣血,尤其是晚上和冬季,更不可出大汗,可以通過減慢起落的速度來防止大汗。練習時間最好在早晨或白天。

7、注意「形松意充」,精神內守,細心體察體內氣血變化,保持恍恍惚惚、輕鬆舒服的狀態。

8、量力而行。體弱者量力而行,適度而止。大多數人初次練習,大腿肌肉會酸痛,練功一段時間後,酸痛感就會消失。

在蹲牆之前,先做幾個俯身拱腰,活動一下筋骨,蹲牆時腰就不會緊;收功時,再做幾個俯身拱腰,一天都會覺得輕鬆靈活,精神舒暢。

     四、提高階段

按標準姿勢輕鬆自如地完成整個動作到一定程度後,就不應再盲目追求數量,可以加大難度,提高質量,方法如下:

(1)撐臂蹲牆。蹲牆時,兩臂保持左右手舉成一字形,立丁字掌。注意不要使手碰牆壁。練此式更有利於通透上肢。

(2)背手蹲牆。①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於腰部命門。經過撐臂蹲牆,起落時身體平穩,不會後仰,就可以採取這種辦法。②兩臂置於背後時,兩小臂重疊,兩手互握對側肘關節。這樣做在蹲牆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3)拳抵鼻尖蹲牆。蹲牆時,可用一手握拳,橫置於鼻前,用拳眼對準鼻尖。熟練後,可加至兩拳相接,置鼻尖與牆壁之間,下蹲上起。此動作難度較大,但只要持之以恆,刻苦練習,久之自然合度。

練蹲牆功可改變自己意識里的很多不良念頭。一個人意識亂了之後,外界不良信息很容易影響自己,本來很簡單的事情現在也變的很難了,自己總想改變可總是做不到,自己的問題不是外人能理解的,所以非要通過這種艱苦的鍛煉才能解決。

勤修本功,久練自然丹田充實氣足,氣定神閑,雙腿之力超出常人數倍,不論跑步、練套路、搏擊均感體力明顯增強。若得內家拳高人指點,練到最高境界會「靈勁」上身,周身通靈圓活,感應異於常人數倍,在毫無防範之下亦能承受常人之擊打。

【知非按:本文主要是根據網上的《蹲牆功》視頻以及其他資料精選彙編而成。】

養生樁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是一種姿勢,這種姿勢能調動全身的氣機,促進氣血的流通。

站樁既能保養心神,又能鍛鍊形骸;既能健強腦力,又能增長體力。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說的站樁不就是蹲馬步嘛,誰不會啊,哪有這麼神奇啊。蹲馬步是站樁的一種,站樁還有很多種類。大家可別小瞧了這個站樁,「萬動不如一靜,萬練不如一站」。

人在年輕之時,一般下焦比較實,上焦比較虛,上焦是指心與肺,下焦是指肝與腎。上虛下實,元陽充足,頭目清醒,人就充滿了活力。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天上風輕雲淡,地面綠樹成蔭。然而,到了老年,人會漸漸地變為下焦虛,上焦實。上實下虛,頭重腳輕,人就會昏昏沉沉。上虛下實,頭輕腳重,人就會神清氣爽。所以,中醫認為上虛下實是身體健康的標誌,上實下虛則是病態的表現。

人為什麼會上實下虛呢?這是因為氣的流動不通暢了,氣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當然實了,下面當然虛了。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人體的法則應當遵循天地的法則。天地之間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人體之內也應該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天地之間上虛下實,人體之內也應該上虛下實。如果下面的地虛了,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流失,那麼,上面的天就變實了,沙塵暴會籠罩天空。

那麼如何來改善這一狀況呢?國家的政策是植樹造林,讓下面先實起來,下面實了,上面自然就虛了。中醫養生的道理也一樣,要讓上焦的心肺之氣降下來,先要讓下面的肝腎之氣充實起來。方法之一就是站樁。站樁,關鍵是一個樁字,樁就是要讓身體的下半部分穩定下來,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先有了根,體內的氣才會自動地慢慢回歸原位,該上升的上升,該下降的下降,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間一長,身體就恢復到上虛下實的狀態。這就好比一杯渾濁的水,你越攪動,它越渾濁,你讓它靜止不動,輕的東西就會往上浮,重的東西就會往下沉,不一會兒,你就能看見一杯清澈見底的水。

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黃帝內經》對站樁有具體的論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站樁是補充元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氣充滿以後,人就會身強力壯,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許多身體健康的人長期站樁,他們都享有高壽。而一些體弱多病之人,通過站樁,一樣從中獲益。站樁不僅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加速新陳代謝,還可以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對許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等。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並把衣扣腰帶鬆開,而且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習。

1.腳:兩腳分開平行,與肩同寬,兩手抬至胸前。

2.頭:頭要正,百會上領,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齶,神情平靜。雙目輕合放鬆,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3.手:手指自然舒張,兩臂圓撐,和身體環抱成半圓形,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後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

4.肩:肩部放鬆,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鬆,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鬆地前後轉一轉。

5.膝: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狀態。

6.身體: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鬆微回收。臀部下坐,如坐高凳。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涌,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

7.摒絕外緣,祛除雜念,使思想上沒有絲毫牽掛,閉目養神,保持放鬆、寧靜、祥和的心念狀態,什麼都不要想。

保持這個姿勢,盡量放鬆全身,讓氣血自然流動。一般至少站30分鐘。開始練習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酸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係,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酸痛也就消失了。大家一定要牢記,站樁站直了雖然省勁,但越直越沒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點盡量蹲低。當然,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站過樁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只要站上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四肢發熱,這是因為你的氣血開始旺盛起來了,再站一會兒,你會自然地感覺到體內氣的運動,這是因為你身體內的經絡開始連通了,經絡連通之後,氣血就會暢通無阻,身體的各種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蘇東坡評價練站樁時所說:「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

【註:本文是彭鑫博士的文章《要把骨髓洗 先從站樁起》,選入時有刪節。《站樁放鬆法》是彭鑫博士講解站樁的視頻講座之一,大家可以上網看一看。本文所說的養生樁,就是渾圓樁的練法,在過去武術界是太極拳、形意拳等內家功夫不傳的鎮派之寶。

站樁的關鍵是保持正確姿勢,盡量放鬆全身,什麼都不要想,進入靜定的狀態,可以有效恢復元氣,是一種調動自身修復功能、整體康復的健身療法。練習站樁者一定要注意,只需讓思慮靜止下來,放棄一切雜念即可,千萬不可意守丹田(無論上、中、下丹田),也不可意念導引。因為人在思慮靜止下來後,人體氣機自動在運行,生命功能自動進行恢復、調整,這是站樁康復身體的關鍵所在。如果加上意守丹田或意念導引等人為的後天意念,完全是干擾,這也是練氣功為什麼會出偏的原因所在。

戒色界有些前輩提倡站樁養生的功法,因此很多戒友也採取站樁的方法康復身體。由於站樁很難找到老師,所以大部分戒友都是自學。有極個別戒友盲修瞎練,大概因為站樁方法不當造成類似出偏的癥狀,因此對於站樁大家需謹慎對待。站樁雖然不是氣功,但與氣功有類似之處,在練習站樁之前,一定要多看站樁方面的文章視頻,在理論上完全透徹了解了站樁之後,再決定是否要練習,才不至於出偏差。網上的站樁視頻中有些站樁的老師會說站樁要意守丹田、意念導引、意念假想之類,這些話不可聽信,我們只學習他們說的站樁姿勢就可以了。初學者開始時可練習5~10分鐘,逐漸增加到20、30分鐘。具體多長時間要看自己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不低於15分鐘才有效果。

站樁可以作為身體康復的選修項目,即使不練站樁也可以恢復身體。快走之類的有氧運動和運動式的養生功對於身心的恢復見效更快一些。如果選擇站樁,建議大家在練習站樁之前一定要看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金剛經說什麼》這兩本書,因為這兩本書是指導如何坐禪的書籍,而站樁就是「立禪」,站立的坐禪。

南懷瑾先生在書中說「守下丹田如非明師(有經驗、有智慧、有成就的師長)指導,有時反而危害無窮。例如腎臟衰弱,或本來患有遺精、手淫、以及其它有關疾病,如陽痿、早泄等人,開始守此,將促使此類病症,更加嚴重。當然其中也有少數例外,那是生理上其它原因偶然的巧合,絕非初步合理的成果。如果女子學習靜坐,專心教以守下丹田的一竅,流弊更大,甚至,可能促成血崩等症,或者產生性變態心理等嚴重病症。至於專守上竅(即上丹田,眉心或頭頂),也要特別注意年齡、生理、疾病等情形而定。如果一味亂守上竅,很容易促成血壓增高、神經錯亂等嚴重病症。有些人因守竅日久,稍有效果,就有紅光滿面的現象,自己乃至別人,就都認為是有道的高人。其實,如果年齡很大的人,一有這種現象發生,就必須當心腦溢血等症。此外,倘使身體上本來潛伏有性病的病菌,而並未徹底治療痊癒,久守上竅,反而容易把性病的病菌引入腦部,而發生種種不堪設想的後果,此點尤須特別注意。」南先生這段話把意念守丹田的弊端講的非常透徹了,大家務必高度重視。

站樁一段時間後有的人會出現冷、熱、麻、氣感等身體反應,或許有的人會看到一些景物、事物等境界,這些都是幻相不可執著、追求,不要去理它,否則易出偏。《金剛經說什麼》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就是站樁、打坐做功夫的秘訣,意思是在站樁、打坐過程中,凡是身體的覺受或看到什麼景象(所有相),全都是虛妄幻相,一概不理,一概不執著、不追求。站樁如果姿勢正確並遵循「摒棄一切雜念,什麼都不想,讓思慮靜止下來,不意守丹田、不意念導引,不做任何意念假想,不執著身體覺受、不追求功夫境界」這些最高指導原則,會比較安全無副作用,起到康復身體的作用。

彭鑫博士關於養生的博客文章和視頻講座在網上有很多,大家要想快速恢復身體,建議到網上多學習彭鑫博士的文章、視頻講座。】

五體投地功

已經傷腎的人,怎樣恢復?

第一就是飲食,飲食吃補腎的食品。什麼是補腎的?像黑芝麻、核桃仁、松子,這些堅果都是補腎氣的,這是飲食裡面的注意事項,以五穀雜糧為主。

第二就是運動,有一個運動叫做「五體投地功」,通過這個動作可以把身體調整好。先是雙手合十,然後從頸椎,再到胸椎,再到腰椎,這些脊柱一節一節往下彎。為什麼要彎脊柱?脊柱實際上就是督脈,我們補腎氣,補的就是脊柱裡面的精華,所以經常運動,氣血就足。等彎到不能再彎的時候,雙手開始著地,然後跪下來,然後再起來。起來的時候先把腰直起來,然後再把胸椎直起來,再把頸椎直起來,再把頭抬起來,就是直腰是從底下往上一節一節的直起來。拜的時候,就是往下五體投地是從上面一節一節的彎下去。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就是從上到下運動脊柱,這就是進行自我的整脊運動。

「五體投地功」來自中醫彭鑫博士寫的一篇養生文章《已經傷腎的人,怎樣恢復》,彭鑫博士大力提倡此功法。「五體投地功」就是古代人的跪拜禮、我們漢傳佛教的禮佛動作(磕小頭)。「五體投地功」包含了固腎功的動作,與固腎功有異曲同工之效,適合所有戒友。

我每天都堅持「五體投地功」108拜當作固腎功來練習,有時候拜到50、60拜感覺腰部暖暖的很舒服,有時候又感覺整個背部都是溫熱的,這是好現象。我看過彭鑫博士網路上示範「五體投地功」的視頻,拜的相當緩慢。練習「五體投地功」動作要像打太極拳一樣輕柔、舒緩效果才會好,如果動作太快就沒有固腎效果。我拜完108拜的速度是30分鐘~40分鐘,根據實際經驗,40分鐘做完108個「五體投地功」動作最養身體。如何把握40分鐘?可以在網上下載禮拜八十八佛的《禮佛大懺悔文》40分鐘 MP3音頻到手機上,每天早起跟著音頻拜,會感覺身體非常舒服。如果每天堅持108拜或216拜,持之以恆身體就會完全康復。

「五體投地功」的另一種方式是西藏人朝拜聖地拉薩的大禮拜(磕大頭),也是效果極佳的養生方法。磕大頭除了疏通任督二脈外,對手三陰、手三陽和足三陰、足三陽都有良好的疏通拉伸作用,對膀胱經的拉伸作用特強,大禮拜這個動作囊括了瑜伽中貓腰、駝式、獅身人面像等動作。

我以前也練習過磕大頭108拜,速度很快20 多分鐘完成,拜完滿頭大汗,渾身衣服濕透,感覺很累,其實對康復身體很不利,因為大汗亡陽。40分鐘、50分鐘、60分鐘108個大拜的速度我都試過,我覺得大拜以50分鐘或60分鐘速度對身體康復最有利。60分鐘速度的《禮佛大懺悔文》也叫禪悅柔懺。大拜柔懺要準備拜具,一雙普通勞動用的白線手套(禮拜護手用)、一塊80×180厘米左右的地板革做拜墊,在網上學習《柔懺跟我學》的相關視頻。如果不具備大拜條件,練習「五體投地功」小拜的動作就很好。根據我的實踐經驗,小拜40分鐘、大拜50分鐘的速度不緊不慢,對於身體康復最有利。

對於學佛戒友建議用「五體投地功」來代替固腎功,為什麼?一是「五體投地功」本身就含有固腎功動作,有恢復腎氣的功效,不需要另外再做固腎功;二是「五體投地功」也是禮佛動作,每天對著佛像以懺悔的心情做108個「五體投地功」有懺悔消業的特殊作用。因此,對於學佛戒友做「五體投地功」是一舉兩得之事。

順便講點恢復身體的養生常識。養生貴在養陽。「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動靜之中若能掌握其度,則能事半功倍。「動能生陽,亦能散陽」,柔而動則能疏通經絡,生髮陽氣。如果「五體投地功」速度太快,人會流大汗,氣隨汗出,則傷人體陽氣,會覺得疲勞易困,造成體質變寒,抵抗力下降。「靜能傷陽,亦能斂陽」,過度久坐會傷腎,做完「五體投地功」後靜坐片刻可以達到「以默養氣,以靜養神」的目的。靜坐可使身心寧靜,心神養則心氣自足。心藏神,主神志,心氣足自然身心愉悅。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言:「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冬季養生要養藏,把自身的精和陽氣要封藏起來,不要過多地去擾亂它,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到了冬天是要冬眠的。《黃帝內經》又言:「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也就是說,冬季運動我們要注意保暖,不要開泄皮膚過多排汗。有許多人在劇烈運動後會開泄皮膚出大汗,氣隨津脫,雖然當時也感覺輕鬆,但是在白天會感覺身體疲乏無力,這對於身體恢復是有害的。把握「舒以養體,緩以卻勞」的原則,才能使人神清氣爽、身體康復。

傳統的養生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和站樁等,無不是具有柔而靜、緩而舒的特點,所以我們做「五體投地功」也好,其他運動方式也好,都要遵循動作舒緩、柔和、放鬆身心的原則,以運動後出微汗而不是大量出汗為指標,才能真正達到恢復腎氣、康復身體的目的。

其他養生功法

「鳥飛式」是非常不錯的養生康復功法,網上有南懷瑾先生示範的「鳥飛式」視頻。 「鳥飛式」和「傳統固腎功」一樣,有治療失眠、腎虛、頻繁夢遺、固腎強身之效,大家可以自學。

太極拳、通臂勁、八段錦、六字訣、易筋經之類養生法也是相當不錯,這裡不一一介紹。靜坐也是身體康復的好方法,網上有南懷瑾先生示範的《如何靜坐》視頻,感興趣的戒友可以上網學習。

所有的養生功法只要長期堅持,效果都是一樣的,並無高下之分。本文之所以只詳細介紹了蹲牆功、養生樁、五體投地功三種,不是因為這三種方法比其它方法好,而是因為我以這三種方法為主要康復手段,比較熟悉。傳統固腎功、鳥飛式等雖然試過但沒有長期堅持,其他方法就更沒有嘗試了,所以就不詳細介紹了。至於採用哪種養生法,因人而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二種。

戒色初期的恢復方法以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和運動式的養生功為主,這樣恢復的效果比較快而明顯,戒到一定程度後再考慮是否選擇靜養的養生功法。如果有戒友選擇了靜養的功法如站樁、靜坐,那麼最好再配合散步和運動的養生法,恢復的效果更佳。

運動提倡晨練,有利於身體陽氣的生髮,不提倡晚上及夜間過量運動。當然,傍晚可以適當的散步運動,但不宜太晚。晚上陽氣處於閉藏的狀態,如果強行過量運動,擾亂了陽氣,日久則陰陽不調。如果運動過多或者不按時而動就成了妄動,這是消耗機體氣血的做法。

《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概括了古人養生的至高境界。在養生上,我們應當努力挖掘中國傳統的養生方法,盲目地學習西方,只能是越學路子越窄。

錯誤健身案例點評

【案例1】一位戒友的健身日課

每天早上4點50起床,慢跑40分鐘、蛙跳一百,俯卧撐一百,腹肌訓練(仰卧起坐)一百,倒立5分鐘。

點評:這種鍛煉方式是蠻幹、十分傷身。首先是健身內容不科學,跑步採取20分鐘之內的慢跑比較合適,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大量消耗腎精、陽氣。俯卧撐、腹肌訓練(仰卧起坐)只是鍛煉肌肉,對康復腎氣、陽氣沒有好處,做多了傷害身體。其次是運動量大容易出太汗,耗傷陽氣。

我給他的健身建議:以前的健身內容全部放棄,改為快走40分鐘、慢跑10~20分鐘,固腎功100個,蹲牆功60~100個,分組做。也可以只快走,不慢跑。他改後的日課:快走40分鐘、固腎功100個、面牆深蹲(蹲牆功)60個。

中醫雖然講「動能生陽」,運動可以調動人體陽氣,但中醫又講「大汗亡陽」。運動量過大會導致出大汗,出大汗是一種人體陽氣與能量的消耗過程,對身體恢復很不利。偶爾一次大汗損害還小,如果經常出大汗,人很快就會虛掉。有些戒友為了快速恢復身體,天天跑好幾公里,運動量很大很猛,結果身體越鍛煉越虛,恢復反而很不理想。運動鍛煉一定要適度,要走中道,運動過度反而傷身。

【案例2】另一位戒友的健身日課

每天早上5點左右起床,跑步一個多小時。這位戒友說自己堅持了兩三個月,越鍛煉身體越虛弱。

點評:跑步這種鍛煉方式特別消耗陽氣,跑步一個多小時運動量太大,更是傷身。鍛煉的時候要嚴格控制鍛煉量和出汗量,並不是量越多越好。流汗過多則氣隨汗出,損傷人體陽氣,人會覺得疲勞、易困,造成人體質變寒,抵抗力下降。如果選擇跑步方式健身,建議20分鐘之內的慢跑為宜,再配合快走、固腎功、蹲牆功比較好。

我給他的建議:立刻停止跑步。健身日課改為:快走30~40分鐘、固腎功100個、蹲牆功30~60個。

很多戒友採取跑步、俯卧撐、仰卧起坐等運動方式,而且運動量特別大,這是很不科學的。之所以大多數戒友選擇跑步、俯卧撐、仰卧起坐這些劇烈的運動方式,是因為中小學的體育課就是這麼教的。要知道這些運動方式屬於西方的教育體系,中國古代的養生方法和原理在中小學裡是學不到的,因此很多戒友的運動方式都出現了問題。

大多數戒友都是身體虛弱、氣血虧虛、元氣不足的體質,劇烈的運動方式對身體是有傷害的。傳統的養生保健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和站樁等,無不是具有柔而靜,緩而舒的特點。柔、緩、慢、靜的運動可以起到生髮陽氣、培補元氣的作用。說到底,還是我們老祖宗的養生功法最科學、最適合我們康復身體,因此大家要多學習中醫養生原理。

養生箴言說:「舒以養體,緩以卻勞。無病時以勞動養陽,有病時以安靜養陽。動能生陽,亦能散陽。靜能傷陽,亦能斂陽。」具體講,「舒以養體」,舒展身體肢節可以舒筋活絡,使經絡暢通,順暢氣機。傳統養生功法如八段錦、易筋經、少林內功、五禽戲等,皆在引關節以順氣養生。「緩以卻勞」,緩者,慢也,柔也,靜也。運動時呼吸越喘促、出汗越多,對身體越不利。現在社會也開始提倡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太極拳、瑜珈等舒緩運動。看來還是我們傳統中醫的養生原理最先進、最科學。

運動合不合理,有兩個硬指標可以判斷出來:如果你運動後的結果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那麼你的運動方式一定出了問題!合理的運動方式是:運動後呼吸均勻、微微出汗。所以我們要選擇那些能夠持久、呼吸勻稱、比較舒緩的運動來康復身體。

養生康復原則

中醫養生提倡「宜淡、宜寬、宜動、宜靜、宜通」等五個養生理念,簡稱為「養生五宜」。如能以此養生,則可保有病易愈,無病強身。

宜淡。養生講究清淡。其一,飲食宜清淡,不要吃太多的肥甘厚膩。過食肥厚油膩的食物,易生熱、生濕、生痰,從而化生百病。其二,慾念宜清淡。人應當淡泊名利,以使內心清靜,心靜則內火少,內火少則熱病不生。飲食清淡,可減少食火;慾念清淡,可減少心火。食火與心火不生,則病無從來。

宜寬。養生要心寬。所謂心寬能容,心靜則安。人若能做到寬容待人,心寬對事,可以減少許多煩惱。《黃帝內經》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養生當以心寬為第一要務。不為外物所動則心寬,心寬則五臟六腑皆安,五臟六腑皆安則身康體健矣。

宜動。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的目的是促進氣血循環。中醫認為:「氣血流動,則百病不生。」但是,運動也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養生運動不可過量,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並且要養成有序運動。動太多或不按時而動的話,會消耗身體的氣血。此外,陽氣不足或服補陽葯的患者也不建議劇烈運動,以免耗傷太多陽氣,不利於疾病康復。

宜靜。「養生在動,養心在靜」。不適宜劇烈運動的人,可以靜養。靜養,就是養心、養腦。古人說:「靜煉精氣神,養生在養心。」養心之法,靜坐最宜。通過靜坐,可使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氣血順暢,從而達到益壽延年之目的。靜坐的方法非常簡單:端坐,頭頸正直,下頷微收,背伸直,兩肩下垂,全身放鬆,閉目閉口,舌抵上齶,兩手交叉放於腹部,排除雜念,緩慢腹式深呼吸,徐徐靜養。每天隨時都可進行,慢性病患者建議每天靜坐1~2次,每次半小時,以養正氣。

宜通。宜通不僅是以上四宜的總結,也是以上四宜的效果。首先,氣血宜通。氣血調和,通則不痛;氣血壅滯,痛則不通。氣血通暢是身體健康的第一保障。其次,二便宜通。飲食入胃,經過運化,精氣上行,濁氣下行,糟粕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黃帝內經》說:「六腑以通為用」,道家認為:「若要不死,腸中無屎」,都體現了「通」的重要性。

養生之道,既是防病之道,也是治病之道。懂得養生,何患生病?反之,即便生病,也應當從養生開始。世人都相信醫生能治病,豈不知,真正能治病的不是醫生,也不是藥物,而是我們自己。

在堅持早睡早起、多散步的前提下,再選擇1~2種自己感興趣的養生功法,持之以恆的練習,那麼身體的康復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請自行鑒別吸收。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