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入睡的方法與訣竅

中醫養生學認為養生之要訣當以睡眠居先,睡補是補足腎精陽氣的第一大補藥,比吃人蔘、燕窩、大補藥的效果還好。因此,腎虛的人要想身體快速恢復健康,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以正確的睡姿在黃金睡眠時間段內快速入睡。如何才能避免失眠快速入睡呢?本文就談一談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入睡方法和竅決。

正確的睡姿

睡眠姿勢有側卧、仰卧、俯卧幾種。各人的習慣不同,有人喜歡側卧,有人喜歡仰卧等。從生理學和睡眠衛生的角度來說,以雙腿彎曲朝右側卧的睡姿,也就是「吉祥卧」,最有利於身心健康。

在《少林寺》這部電影,有一句台詞是「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卧如弓」,這句話講的是「四威儀」。「卧如弓」是指睡覺時右側而卧,以足壓足,右手墊在右臉頰下,左手放在左腿上,兩腿像弓一樣彎曲的右脅而卧的卧姿,這種睡姿叫做「吉祥卧」。3.入睡的方法與訣竅"
3.入睡的方法與訣竅"

南懷瑾老師示範的「吉祥卧」

一、 傳統文化論「吉祥卧」的利益

佛家理論認為:「吉祥卧」有四種利益。第一、不會產生不如法的念頭和行為(可以避免夢中起邪惡念、做淫夢、夢遺之類)。第二、睡眠中不會失去正念。第三、不會入於酣睡、深度昏沉,能時刻保持警覺的狀態。第四、不起惡夢,經常做吉祥之夢。

中醫理論認為:

(一)「吉祥卧」為右側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為火,耳為水,二者形成「水火既濟」的格局,促使人體「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

(二)利於入睡,提高睡眠質量。對於一些失眠的人,採用「吉祥卧」能很快入睡而且無夢。仰睡、俯睡會增加身體氣血的動蕩煩噪,身體氣機動蕩影響了生理就無法安然入睡。採取「吉祥卧」睡姿,身體不亂動,就容易入睡了。若是入睡前用溫熱水洗腳,能促進血液循環,更容易睡着。

(三)消除疲勞、回收陽氣、長養精神。從生理學和睡眠衛生角度來說,以雙腿彎曲、朝右側卧的睡姿最合適。這樣會使全身肌肉鬆弛,有利於消除疲勞。我們睡覺的目的是為養精蓄銳,是讓我們的陽氣回收更加充足。右卧的時候,每個臟腑都關閉了,自然可以養我們的精神。

道家養生學認為:「吉祥卧」可以降低發生滑精、夢遺的可能性。人在「吉祥卧」的時候就把三條脈的會聚點「三江口」折起來了,一折起來,能量就往頭上走了,人就不會有慾望了,就不容易漏精而發生夢遺現象,尤其是男子在這方面會受用無窮。仰卧、俯卧容易做淫夢,導致夢遺,而右卧可以減少淫夢,有效對治夢遺。據一位很有名氣的大德講,將左腳後跟搭在右腳的腳踝骨上可以對治夢中犯淫,大家可以試一試。

二、現代科學論「吉祥卧」的利益

從科學角度講,右卧的睡姿是一個健康的姿態,科學原理依據:

(一)養心臟、利供血。心臟在胸腔內偏左,右側睡心臟受壓少,可減輕其負擔,有利於排血。

(二)養腸胃,利於消化食物。胃通向十二指腸、小腸通向大腸的口都向右側開,右卧有利於胃腸道內的食物順利運行,把胃裡邊的東西都順這個口送到腸里去,不會積在胃裡邊,不傷腸胃,利於消化食物。

(三)養肝、解毒。肝臟位於右上腹部,右側卧時它處於低位,因此供應肝臟的血多,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利於體內營養物質的代謝及藥物的解毒,以及肝組織本身的健康等。

有一次,青年作家王國平向南懷瑾先生請教右側卧睡姿的問題。王國平說,有資料中說右側卧睡姿對身體好,南師說:「也不盡然。物極必反,你老是右側,而且壓住右手,也不利於右手的血液循環,你可以試試兩邊都睡一下。」

南師的回答語出驚人。自古以來的大德都強調右側卧,南師的這個說法我是第一次見。這也說明南師確實是一個有自己獨立見解,不盲目信仰教條,重視親身實踐,有着深厚實證實修經驗的人。不過南師並沒有否定右側卧,而是說可以左側卧進行調節,也是強調側卧睡姿的好處。

「吉祥卧」的正確姿勢:1、身體向右面側卧;2、兩腿合攏、微微彎曲;3、左手自然輕放在左大腿外側上;4、右肘彎屈貼近胸肋,附枕而眠;5、把右手枕起來,大拇指放在耳朵後邊,其餘四指放在太陽穴的地方。把手當枕頭,但並沒有把耳朵蓋起來(右手拇指伸開,把右手大拇指放在耳垂後面的凹陷中,食指和中指貼着右太陽穴,無名指、小指自然分開附於頭側)。有的人這樣睡會把手壓麻木了,可把手往前放一些,不壓在頭下。

「吉祥卧」要注意枕頭不宜太低,否則會使頸部感到不適。

3.入睡的方法與訣竅"

「吉祥卧」的另一種姿勢參考圖

俯卧、仰卧、左側卧睡姿不利身心健康。

傳統文化認為:仰卧易生貪心,俯卧引發嗔心,左側卧增長痴心。種種不如法的卧式會引生各種無明煩惱,唯有右脅而卧最好。

現代科學認為:仰卧時人體臟腑會打開,食物吃了以後壓在上面,會傷害我們的腸胃。俯卧會壓迫人體臟腑,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使心肺工作量增加。左側卧壓迫心臟不利於供血,不利於腸胃消化食物,不利於養肝解毒。

所以,入睡最好採取「吉祥卧」睡姿,有利於身體健康。

子午覺

現代醫學常識告訴我們,為保持正常體力,成年人平均睡眠的時間為7、8小時左右。

世事總有出人意料之處。有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老人堅持每天只睡兩個時辰(4小時),令人詫異的是他非但沒出現「睡眠虧空」,反而神康體泰,怡然得享高壽。他就是已故的95歲一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

南懷瑾,1918年生於浙江樂清一個書香門第,是譽滿海內外的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他一生廣泛涉獵經史子集,刻苦鑽研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著述頗豐,有《論語別裁》、《大學微言》、《習禪錄影》、《老子他說》、《易經雜說》、《小言黃帝內經》等幾十部著作。有人對他著述講學的一生給予高度評價:「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仔細推究,原來南懷瑾先生睡覺的兩個時辰並非隨隨便便,而是有着嚴格的要求:子時(23~1點)和午時(11~13點)。他一生睡眠甚少,卻精神強健,奧妙全在堅持「子午覺」。

何謂「子午覺」?簡言之,就是每天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晚上9、10點睡覺,子時進入睡眠狀態),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南懷瑾先生曾經「語出驚人」:「根據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着覺最多只有兩個鐘頭,其餘都是浪費時間,躺在枕頭上做夢……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着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正子時,哪怕二十分鐘也一定要睡……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腎上)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夠了,精神百倍。」(詳見《睡眠與養生》一文)

南懷瑾先生看似卓爾不群的睡眠理論並非空穴來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而白天午時,則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寐。」子、午時是人體「陰陽交替」之時,適合卧床休息,以利於「養陰」和「養陽」。

中醫「子午流注」理論認為,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現代西醫的「生物鐘」理論與它暗合。「子午流注」理論告訴我們:子時膽經當令,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子時入眠,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則氣色青白。如果膽汁新陳代謝長期紊亂,則易形成「結石症」。午時心經當令,「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子午流注」理論論證了「子午覺」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南懷瑾先生平生鍾愛「子午覺」的做法給人一個重要啟示:人體的健康全靠有規律的「養」。只有遵循人體經脈氣血運行的自然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方能使身體達成和諧,進入健康佳境。

現代人有熬夜的不良習慣,經常打亂「生物鐘」,錯過「子午覺」。長此以往,必然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因此,為自己的健康「儲蓄」,「子午覺」良訓要謹記。

睡不着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睡「子午覺」是補腎、康復身體的第一良藥,問題是如果晚上失眠了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着怎麼辦?有沒有幫助入睡、治療失眠的好方法?

人為什麼不容易睡着呢?是因為全身的血液都往頭上涌,胡思亂想,於是就頭重腳輕睡不着了。那怎麼才能使氣血不往頭上涌呢?

第一個方法是用熱水泡腳,也就是洗腳,使氣血不往頭上跑而往下走促進入睡。洗腳是有講究的,最重要一條是對熱水的要求。最好在盆裏面倒上滾開的水,這時候當然不能把腳直接放進去了,先把腳放到水上面,用蒸汽直接熏腳底。腳上一共有六條經脈通過,其中一條重要經脈通過人體足底,那就是腎經。腎經里有一個重要穴位叫湧泉穴,用熱氣熏蒸湧泉穴,可以讓身體里所有的陽氣往下潛,這叫「引火歸源」。用熱氣熏蒸一段時間之後,慢慢地把腳試探着往水裡放,慢慢地放下去,隨着水溫的不斷降低,把整個腳都放進去。這時候你會感覺到兩隻腳又燙又熱,而且特別舒暢,腳底的血液流通非常好,兩隻腳好像充血一樣,這樣對於促進入睡是非常有效的。人體的腳部有肝、脾、腎、膽、胃、膀胱等經絡,所以人的雙腳也被譽為「人體第二心臟」,泡腳對於治療老年人以及腎虛戒友的氣血虧虛有着非常大的輔助作用。
第二個方法是練習「潛陽功」,幫助虛火下沉促進入睡。潛陽功非常簡單,就是金雞獨立,一條腿微曲站立,另外一條腿搭在站立腿的膝蓋前,把眼睛閉上。閉眼睛非常關鍵,很多人睜着眼睛能站穩,閉上眼睛就站不穩了,一定要閉上眼睛練習。一般人站不了多久就會晃動,只要堅持下去,站立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能夠讓心火沉降下來。因為金雞獨立的時候,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腳上,腦子就來不及想事了,你的心思往哪兒跑,氣血就往哪兒跑。金雞獨立時,氣血就潛下來了,陽氣降下來就容易進入睡眠狀態了。每天睡覺之前站10—30分鐘,對於快速入睡是十分有幫助的,但一定要穿平跟鞋,否則不但達不到效果,還容易崴腳。
睡眠的地方也是有講究的,什麼樣的卧室有助於睡眠呢?四四方方面積小的卧室,用四個字講,叫做「藏風聚氣」。這種環境對身體非常好。因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有其氣場,如果房間很大會把人體氣場稀釋了,氣就散了。小一點的環境,氣容易聚合,人體的氣聚合,身體就健康。

古代有錢人的卧室都是不大的。比如皇帝最有錢,北京乾清宮的西北方是清朝雍正帝和乾隆帝的書房,但是他們睡覺的地方非常小,外邊還要加一道屏風,裡邊有一道幔帳,就是兩道很厚的簾,目的就是「藏風聚氣」。在這種環境下,睡覺非常踏實。蘇州園林、廣州園林等這些古代園林都是有錢人建的,園林裡邊所有卧室的面積都非常小。古人很重視卧室的格局,因為它直接影響健康。如果你睡覺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倉庫,正中間放一個小床,你躺在這個床上,你想想能踏實么?人只要一不踏實,睡眠質量就差,就無法進入深睡眠。五髒得不到休息,內分泌得不到調整,皮膚就修復不好,第二天臉色就差。

睡覺最忌諱過堂風,過堂風對身體損傷非常大。人在睡覺的時候,陽氣開始往身體裡邊走,身體會在外面形成一個保護層,保護身體不受外在邪氣的損傷,這層保護層,用中醫的話講叫作衛氣。衛氣保衛着身體不受外界的損傷。如果睡覺的時候有過堂風,風就會不斷把衛氣吹散,被吹散之後,身體又產生新的衛氣,不斷地聚攏,然後再被吹散。身體一直在和風搏鬥,人怎麼能睡好覺?衛氣是腎陽產生的。如果在通風的條件下睡一晚上,就會感覺腰酸背疼,醒了之後特別疲勞。很多頸椎病患者,有很多都是睡覺時吹風吹出來的。夏秋季節的時候很多人面癱,都是因為吹空調吹得太多了,導致經絡不通而引發的。所以,晚上不要開着窗戶和空調睡,以免造成身體的疾病。
入睡還要注意一點,就是睡眠之前不要吃太飽,因為「胃不和則卧不安」。如果晚飯吃得比較少,心情又比較穩定,通常都會睡得特別好。反過來,在睡眠之前吃了一定飲食,胃氣、腸胃就開始活動,進行加工、消化這些工作,把本來應該降下去的胃氣,又給調動起來興奮起來,睡眠效果當然會下降。所以說,睡眠之前不能吃得太飽,要盡量讓腸胃保持空虛的狀態。這樣胃氣能夠下降,睡覺就能特別踏實,睡眠質量就能提高。

早睡要特別注意一點,躺在床上絕對不能玩手機,否則即使你晚上9點躺在床上也會因為玩手機熬到半夜1、2點才睡。睡覺千萬不能把手機帶到床上,一定要關掉手機放到桌子上,否則一定會熬夜。
做到以上幾點,睡眠質量就變好了,就能養肝補腎。肝是藏血的,腎是藏精的,所以睡眠充足了,氣血就充足了,精力就蓄滿了,氣色就好看了,皮膚就光滑了,身體自然也就健康了。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請自行鑒別吸收。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

評論列表(3條)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X